贫血的护理诊断范文篇1
[关键词]门诊输血;输血反应分析;输血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9701(2014)05-0109-02
血液病患者因为部分血液成分的减少、缺失或异常改变,出现以贫血、出血、发热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输血在对血液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种不可取代的治疗手段。但是输血同时也会引起输血反应,轻者引起患者不适,重者可危及生命。门诊部自1998年成立以来开始收治血液病患者,依托血液中心的用血和科研优势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输血服务,随着输血人数和输血量的日益增多,输血反应也时有发生,我们在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及时处理,至今无一例安全事故。下面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到我门诊部就诊的430例血液病患者门诊输血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旨在进一步加强门诊输血风险管理,有效避免和处理输血反应,降低输血风险,保证输血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门诊部2010年1月~2012年1月430例门诊输血患者,主要包括急性出血(消化道出血、月经出血过多及外伤出血)而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慢性血液病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铁幼粒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白血病等),血友病患者及癌症患者的对症治疗。共有效申请输血4212例次,实际发放并输注悬浮红细胞195200mL、血小板52个治疗量、新鲜冰冻血浆81600mL、冷沉淀6060U,血小板52个治疗量,除血小板和个别时期血液制品短缺而造成患者预约等候,患者基本都在当天输血完毕,共发生输血反应39例,输血反应率0.93%。
1.2实验室检查
由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血型研究室操作,对所有申请输血患者在输血前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鉴定、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微柱凝胶技术)、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
1.3输血反应诊断标准
依据《输血治疗学》[1]的标准诊断,即将输血不良反应分为免疫性不良反应和非免疫性不良反应两大类。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急性溶血反应及低血钙症状等。
1.4方法
根据2000年卫生部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和2012年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严密观察和详细记录患者输血期间的生命体征、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处理办法及处理后恢复情况。一旦发生输血反应,立即中断输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维持通路,积极治疗抢救,最后根据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
1.5血液制品来源
门诊部所用血液制品均来源于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
2结果
2.1用血情况
本次调查共采用病历430例,其中男298例,女132例,首次输血者41例,两次及多次输血者389例。见表1。
表1用血患者人数及用血量
注:输血患者可以一次性输注血小板和悬浮红细胞
2.2输注各种血液制品的输血不良反应情况
门诊输血患者共430例,申请输血4212例次,发生不良反应39例,占0.93%。患者以慢性贫血患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和血友病患者居多,其中慢性贫血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根据医嘱长期口服中西药治疗,辅以输血治疗,大多都输注悬浮红细胞,阵发性血红蛋白尿患者及连续两次以上出现输血不良反应者给予输注洗涤红细胞,部分化疗患者使用辐照红细胞。血友病患者输注冷沉淀和新鲜冰冻血浆。根据统计,输注各种血液制品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有一定区别,在门诊患者范围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冷沉淀、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的比例最低。见表2。
2.3各种血液病患者输血次数及输血反应率
各种血液疾病输注血液成分不同,输血频率不同,发生输血反应率也不同。血友病甲患者一般输注冷沉淀,有些患者因为经济原因或输注冷沉淀效果差输注冰浆治疗。血友病乙患者通常输注冰浆治疗,严重时输注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白血病患者大多输注悬浮红细胞治疗,有过严重输血反应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放化疗患者一般选择辐照红细胞。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治疗,各种血液病患者输血次数及输血反应率见表3。
表3各种血液病患者输血次数及输血反应率[n(%)]
3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本门诊部输血反应发生率为0.93%,低于相关文献的1%~10%[3]。反应以过敏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为主。门诊输血给需要长期输血,经济条件受限的血液病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同时降低了医疗成本。但医疗条件还和医院存在一定差距,输血反应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根据门诊部10余年输血及输血反应的病历分析,本人将避免和处理输血反应以及加强门诊输血风险管的经验理总结如下。
4.1加强输血服务质量,优化门诊输血流程
(1)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熟悉各种血液制品的种类、应用及注意事项,优化门诊输血流程,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合理用血,建立规范化的用血制度,严格把握输血指征,每次输血前详细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常规,结合患者具体身体情况和血常规进行合理输血[4]。
(2)严格执行每人每次输血前进行交叉配血和抗体筛查,如有异常嘱患者暂缓输血。
(3)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悉心总结护理经验,如将刚从冰箱中取出的血液用毛巾缓慢捂热,减少患者输入过冷血液引起的不适反应;冷沉淀,冰浆等冷冻制品放入全自动融浆机中化冻15~20min后,拿出后用毛巾擦干水分,对着光线好的地方轻轻晃动血袋,如有较大和较多的沉淀物或液体浑浊时立即向药房反映并更换,极大程度地减少了输血反应的发生。
4.2完善门诊输血病历,实行信息化管理
门诊部自2007年开始建立血液病病历档案,对患者一般情况,诊断过程及在门诊输血过程均进行详细记载。从2012年9月开始启用门诊输血信息系统,对门诊输血病历进行更全面、更完善的管理,尤其强调记录输血反应的发生和处理过程。对于曾经反复发生过敏反应或上次发生较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采取一定预防措施,如嘱其使用洗涤红细胞,提前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等),对经常发生较严重输血反应(通常为输注冰浆的血友病患者)的患者采取静脉穿刺两路给药,一路输注血液制品,另一路给予葡萄糖酸钙加入高糖液体防止过敏反应。
4.3输注过程中反复巡视,严密观察
医护人员在患者输注血液制品过程中必须反复巡视,严密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输血并将管路中存血排除,输注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给予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加入管中,对过敏反应一般有迅速的疗效。对于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立即给予糖皮质激素和解热镇痛药的同时进行物理降温,边降温边观察,直至体温下降至正常范围。患者如大量快速输血后出现循环负荷过重等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立即中止输血,嘱其端坐位,双腿下垂,同时给予低流量吸氧。
综上,输血能为患者带来明显疗效,也同样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作为医务人员必须时刻本着为患者负责,减少患者痛苦的原则,充分认识输血安全的重要性,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密切观察输血过程,及时制定处理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田兆嵩.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6-265.
[2]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S].卫医发[2000]184号.
[3]石坚,王淑容,邓克非.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3):219-220.
[4]江欣.加强输血质量控制保证输血安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3):185-187.
[5]乐道利,张青,饶神宗.283例临床输血反应的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9,2(12):655-656.
[6]杨向萍,陈姬妙,冯飞.建设和谐的血液生态:中心辐照型采供血网络在海南省的建立、实践与创新[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1):8-10.
[7]安万新.合理用血保证输血安全[J].中国输血杂志,2008,5(21):229-230.
[8]GuJY,ShiXL,ZhangY,etal.Studyontheeffectsandmechanismsof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onporcineprimaryhepatocytecultureinvitro[J].ZhonghuaGanZangBingZaZhi,2009,17(11):867-871.
[9]HohbergerC,DavisR,BriggsL,etal.Applying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technologyintransfusionmedicine[J].Biologicals,2012,40(3):230-231.
贫血的护理诊断范文篇2
关键词利巴韦林不良反应可逆性溶血性贫血医疗过失
患儿,男,13岁。因发热伴皮疹1天,因口服扑热息痛无效于2004年6月21日在某县医院门诊就诊。初诊“风诊”,处置: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磷酶素钠6.0g加利巴韦林注射液0.4g每日1次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穿琥宁280mg每日1次静滴。2天后,患儿继续发热,恶心呕吐,颜面、眼睛发黄。于6月26日转市级医院治疗,查体:一般状态欠佳,面色白,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肝脾未触及。TBIL185.3μmol/L,DBILI14μmol/L,ALP306U/L,WBC8.7×109/L,RBC2.5×1012/L,HB75g/L,网织红细胞0.01。6月27日彩超报告:“肝大,肝脏清度弥漫性病变。”临床诊断:“溶血性贫血”。处置: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磷酶素钠3.0g加利巴韦林注射液0.4g加地塞米松10mg每日1次静滴,连用5天,患儿病情加重。于7月3日转省某医院治疗,临床诊断:溶血性贫血、过敏性皮炎。经抗感染、抗过敏、纠正贫血、对症治疗,病情好转,7月14日出院。出院后定期复查有变化随诊。8月15日复诊RBC3.83×1012/L,HGB123g/L,网织红细胞0.028,肝功正常,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正常。2005年3月13日复诊RBC5.12×1012/L,HGB142g/L,网织红细胞0.014,肝功正常,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正常。
讨论
利巴韦林注射液是广谱抗病毒药物。说明书上明确写“用法用量:成人0.5g,1日2次,小儿按体重1日10~15mg/kg,分2次给药,疗程3~7天。”两家医院根据临床诊断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符合治疗原则,但根据该患儿的体重计算,用药日总量不超,医院没有分2次给药,单次剂量超,仍属于违反诊疗常规。利巴韦林注射液说明书上写明“常见不量反应有贫血、乏力等,停药后即消失”。的警示,这应该引起医生的注意。随意给患者尤其是儿童加大用药剂量,更改用药次数,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这等于明知故犯。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掌握对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并予以规避,是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应该做到的。此医疗事件虽不构成医疗事故,患方不能证明溶血性贫血一定是由医方单次用药过量造成的,毕竟溶血性贫血是利巴韦林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之一。如果医方没有单次用药过量,那么出现溶血性贫血属于该药的不良反应,医方完全无过错;而医方现存在单次用药过量的医疗过错,仍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医护人员要时刻记住,严格遵守诊疗操作规范,按照药品使用说明用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贫血的护理诊断范文篇3
关键词壮族人群地中海贫血现状干预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74
2005年在武鸣全县范围内开展出生缺陷医院监测工作,地中海贫血在武鸣县出生缺陷种类排序中位列前3位。武鸣县为壮族人口的聚居地,壮族人口占86.6%,为掌握壮族人群地中海贫血现状,为政府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加强了对孕妇地中海贫血筛查及跟踪力度。
资料与方法
居住在武鸣县的,父母双方均为壮族的产妇(包括本地户口以及非本地户口在监测地区居住1年以上的产妇)。2008~2009年妊娠至生后42天的胎婴儿。
方法:①村保健员及县镇产后访视人员对在监测期内的胎婴儿进行随访,填写《出生情况及婴儿随访登记表》及《出生缺陷儿登记表》。②在县内各医院保健机构内出生的的胎、婴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产、治疗性引产,但不包括计划外引产),发现有畸形胎儿,均要填报《出生缺陷儿登记卡》。③孕妇产前检查时地中海贫血筛查夫妻双方均为阳性的,县内各医院保健机构要将花名册报到县妇幼保健院,再由县妇幼保健院反馈给相应乡镇加强追访。④县妇幼保健院负责核实、整理各镇卫生院(农场)上报的《出生情况及婴儿随访登记表》、《出生缺陷儿登记表》,同时与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报告的《出生缺陷儿登记表》进行核实,避免重报、漏报、错报。⑤质量控制:县级每年进行1次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结果
监测率及出生缺陷发生率:2008~2009年辖区应监测目标人群围产儿总数12087人,实监测11738人,实监测人数占应监测人数的97.11%。出生缺陷儿139例,发生率11.84%,其中地中海贫血(胎儿水肿综合征)22例,出生缺陷发生率1.87%;孕28周以前诊断为地中海贫血并进行治疗性引产16例,地中海贫血胎婴儿发生率3.24%。
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率:地中海贫血38例,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35例,产前诊断率92.11%,孕28周以后诊断为地中海贫血并进行治疗性引产22例,孕28周以前诊断为地中海贫血并进行治疗性引产16例。
2008~2009年壮族人群出生缺陷发生顺序:①多指(趾)32例;②地中海贫血22例;③尿道下裂16例;④唇/腭/唇腭裂12例;⑤先天性心脏病8例;⑥足内翻6例;⑦副耳5例;⑧闭锁4例;⑨肢体缩短及神经管缺陷各3例。
地中海贫血诊断依据构成:见表1。
地中海贫血诊断级别构成:见表2。
地中海贫血胎次构成比:见表3。
讨论
从围产儿出生缺陷种类排序来看胎儿地中海贫血居第2位,22例胎儿地中海贫血中产前诊断为19例,其中进行治疗性引产18例,1例医生建议终止妊娠不从。未能在产前诊断的3例,其中2例定期在当地卫生院定期产检未发现异常,乡镇产科人员、B超人员等均未参加过产前筛查医师的岗位资格培训,识别出生缺陷的能务有待提高,1例在县级医院产检,孕18周时地贫筛查阳性,B超羊水过少,建议到孕24周再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未遵嘱,孕29周到区妇幼彩超检查发现脐血流参数异常,建议抽脐血检查不同意,孕32周胎死宫内引产。广西壮族人群聚集地,是地中海贫血高发区,地贫基因的携带率高达20%[1]。
加强对重点人群(夫妻双方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或已诊断为同型地中海贫血的、生育过地中海贫血儿等)进行重点监护,同时,争取政府的支持,在重点人群开展免费基因诊断或产前诊断,让有基因诊断或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不会因经济原因得不到必要的检查。遏制壮族人群地中海贫血的发生,努力提高壮族出生人口素质。
【贫血的护理诊断(收集3篇) 】相关文章:
绿豆观察日记[精选](整理9篇) 2024-06-16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6篇) 2024-06-15
[精选]小学三年级日记(整理3篇) 2024-06-14
[精选]小学生日记(整理9篇) 2024-06-13
[精选]重阳节日记1(整理9篇) 2024-06-13
放风筝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6-12
绿豆观察日记精选(整理7篇) 2024-05-30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优选(整理5篇) 2024-06-17
贫血的护理诊断(收集3篇) 2024-06-17
干部能力作风提升心得体会(整理2篇) 2024-06-17